生产设备
东平农民乐了!“三通工程”快速推进 绘就乡村美图
来源:米6官网下载m6  发布时间:2024-01-10 20:48:26   浏览 91 次

  借助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设,接山镇前口头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群众告别出行难,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成功吸引了制帽企业入驻,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泰安雅冠服饰有限公司工人左新莉说:“以前在家带小孩儿,因为外出挺远不方便工作,厂子建成后,路也修好了,从家里到公司只要5分钟就到了,生活和工作两不误。”

  位于我县贯中大道北侧的东平街道张庄村,曾是一个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落后村。没想到,经过几年发展,它竟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村。

  “幸亏政府帮忙修了路,我们村的经济才活起来。”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灿真高兴地说,张庄村能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两次修路。一次是贯穿全县东西的贯中大道建成,另一次是农村“三通”道路建设。2019年,张庄村不仅100%完成了村内道路改造,还借机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工作。

  新湖镇窦府营村是一个以养殖龙虾和种植莲藕为主的专业村。该村65个鱼塘,接近400亩水面,一年下来平均每个鱼塘产值5万元。

  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这让全体村民甚为高兴,可就有一件心事,他们总是记挂在心——啥时候村里能修一条通往鱼塘的道路?

  2019年,该村实现了“三通”,一条崭新的沥青路修到了鱼塘旁。“今年,河南的客商直接带着车来收购。我2个鱼塘光龙虾就卖了近9万元,最高时一斤龙虾能卖到30元。”村会计王召甫说。

  在梯门镇东瓦庄村果蔬康生态农业示范园内,一株株果苗长势喜人,一棵棵果树香飘四溢,一个个白色大棚托起群众致富的希望。

  东瓦庄村“户户通”开始于2019年下半年。之前,村内的主干道均是水泥路,由于修建时间长达近20年,道路出现了破损现象,群众便捷安全出行的新期待一年高过一年。我县对“户户通”村庄实行分类施策的办法,一类村抓提升,二类村抓完善,三类村抓完成。东瓦庄村被列入一类村。通过各级政府的扶持,借助“户户通”、一户多宅清理、土地整理等有关政策,该村对27条东西大道、8条南北大道,加上“户户通”奖补,共计投入资金900万元、修建道路5万平方米,实现了户户通沥青路的目标。

  人居环境改善,村民幸福感逐步提升。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宝介绍,在道路硬化的基础上,该村实行了绿化提升,将原来路两旁的核桃树调整为国槐,共栽植国槐1万棵;同时将清理出的72户“一户多宅”见缝插绿,种植了冬青、油松,绿化率达到95%以上。投入200万元设计了60个栅栏,粉刷墙壁2万平方米;2019年7月,投资近20万元更换路灯240盏,照亮了山村村民的前程。

  产业持续转型,村民获得感逐步提升。2016年,在村两委的运作下,建成了一处占地860亩的采摘园。如今,借助“四好农村公路”政策,在243省道附近新修2.6公里长、6米宽的水泥路直达采摘园。每年采摘旺季多达2000人次。采摘园种植了猕猴桃、哈密瓜、葡萄、桃子、苹果,实行线上线下销售,畅销全国各地;2017年注册了“馋嘴王”商标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为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投资70万元建成培训基地,年培训实用技术人员2000人次。为扩大种植规模,建成一座占地560平方米的恒温库,储存鲜果40万斤。今年以来,凭借诚信招商、交通优势,以生产人工水饺为主的济南米香居餐饮有限公司落户东瓦庄村,蔬菜基地共占地500亩。

  就业家门省心,村民自豪感逐步提升。在东瓦庄村,共有宏杰机械厂、东平果蔬康农业开发公司、四通石料开发有限公司、林果合作社、济南米香居餐饮有限公司蔬菜基地5家企业落户,村集体实现年收入100万元,连年成为我县村级擂台赛擂主。每年春节以现金形式一次性分红,人均200元,用于补贴水电费。每年春节、中秋节两次发放福利,人均100元。自2016年以来,每年奖励中考、高考学子每人1000元。

  在东瓦庄村,绝大部分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其中东平果蔬康农业开发公司采取土地、技术等方式入股,年终分红;同时安排300名村民就业,月工资2100元左右;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3人,实现就业脱贫,月工资1500元左右;辐射带动周边大侯庄、西瓦庄、大屯、桑园、山头等村参与项目分红,凭借一技之长,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现在有3个大棚,大概有4亩多,全部种了哈密瓜,准备秋后再种一波土豆。现在的收入比之前只种小麦、玉米收入高多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感觉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贫困户陈兆行乐呵呵地说。

  像陈兆行一样,近年来,我县共减贫5.6万人,1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数据的背后则是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东原大地上徐徐展开,小康梦正从理想中走进现实。

  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巩固的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来看,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手棋”,是破解我县贫困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瓶颈的关键,是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人因交通而掉队的底气所在。

  漫步新湖镇范洼村,一条条柏油路纵横交错,一棵棵行道树迎风招展,只闻瓜果飘香、目见繁华绽放、顿感满眼绿意。

  范洼村位于新湖镇西北部,属于东平湖二级蓄滞洪区。全村共240户、894人,党员34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1734.48亩,集体土地140余亩,集体坑塘600余亩,林地面积160余亩。现有农村合作社4个,个体服装加工厂2个,畜禽养殖大户7户,种地大户5户。原为省级贫困村,现已脱贫,村集体年收入10万余元。

  村庄旧貌换新颜。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项目作为支撑,范洼村抢抓全省户户通项目、省派项目、省派东平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等政策叠加,大力实施道路改造、河道整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共投资900余万元。先后沥青罩面村内道路1.1万平方米,实现由长达11年的水泥路向柏油路质的飞跃;排水沟改造项目最重要的包含主路5条,共铺设排水管道3220米,支路9条,共新建混凝土敞口式排水沟5015米,所有支路铺设厚度为12厘米的门口混凝土盖板1182米;全村绿化面积达6500平方米,共栽植红叶石楠、紫薇、黄金槐等20万棵,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在户户通柏油路的基础上,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集中用上了纯净水饮水机;改造提升幸福院和村民活动中心1800平方米等,生活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成为泰安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产业转型添活力。范洼村村民历来有水产养殖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东平湖整治、生态环保等外部因素影响,水产养殖面临新的挑战。2019年10月,以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谢宁为队长的省派东平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新湖镇之后,为该村找到了一条通过养殖小龙虾来发展当地水产业的路子。之前,主要以养殖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为主,随着小龙虾市场的兴起,以及综合价格、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开始转型养殖小龙虾。小龙虾主要靠东平湖地下水养殖,没污染;采取“藕虾套养”模式,小龙虾与荷花相互依存、共作共生,“绿色”“生态”已成为新湖小龙虾的自带基因。因生长环境好,个体大,肉多饱满,肉嫩鲜甜,不含激素,收购价最低时都比周边地区高上八九块钱,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好。作为东平县科技示范村,2019年3月,该村将土地肥沃、水分充足、很适合芋头生长的比较优势变为发展优势,省派东平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协调,促成沂南县优农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与该村达成种植合作协议,开辟了第一块芋头种植试验区,面积约140亩。芋头亩产一般在5000至8000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每斤在1.20元左右。该项目为改善农民种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体系,发展高产经济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好的示范作用。

  路通倍增精气神。交通便利,极大地缩短了往返城乡的时空距离,城乡互动日趋频繁,村民们进城就业、返乡创业更便捷,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归雁经济”也热了起来;交通便利,不仅让范洼村特色产品卖出好价钱,也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

  “如今,范洼村打牌、赋闲的村民少了,琢磨发展的人慢慢地多了;这两年,返回村里发展的年轻人慢慢的变多,很多人还积极加入合作社。”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士华这样欣喜地说。

  这是范洼村“户户通”带来的可喜变化,将是今后村级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2019年以来,我县科学谋划部署,精准施策推进,开启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设“加速度”。2019年市级下达建设任务165个村,实际完成390个村,占年度任务村庄的236%。

  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这个的人说,2020年计划完成剩余175个村建设任务,全面疏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户户通”工程是基础和关键,也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强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版面所有:米6官网下载m6 xml地图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2021004523号-2 技术支持:米乐m6app官网